自从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行业的央企也几经变化,其中,发电企业的调整一直在进行,电力行业辅业机构也组建成为了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但两家电网企业包括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一直岿然不动。
电能不同于其它能源,其不能大规模存储的特点导致电力行业内的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之间的关系紧密而复杂,电网企业如需调整也必须适应电力行业的发展需要,拆分或者合并不是那么简单。
2002年以来电网企业的发展,是基于包括体制、能源分布、区域经济状况和地理地貌特征等我国的基本国情而进行的。我国电网由六大区域电网基本上不互联到今天形成包括西藏和海南岛在内的全国联网,这一过程实际上是经过了不断的调整和完善的。
曾经的电力工业部演变成为国家电力公司,国家电力公司基础上实行“政企分离、厂网分离、主辅分离”的电力体制改革,拆分出当时的电力行业共11家央企。但是这只是“厂网分离”的一个方面,关于厂网分离还有另一个方面的讨论那就是电网的拆分,这当然比第一个方面复杂的多。当时确实存在“多张网”和“一张网”的争论,“多张网”的主张是按照原有的六个电管局,即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和南方,将全国电网变成六个由中央直管的电网公司,但也有人提出,即便将电网进行拆分,在区域范围内依然是独立垄断经营的电网,不可能将南方的电送到东北去竞争,考虑到供电安全这也并不是最好的方案,应该实行全国一张网。最终,在二滩水电站电能消纳问题和西电东送的背景下,2002年发布的电改5号文明确成立两个中央直管的电网公司,即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并在国家电网公司下设五个区域电网公司。
由此可见,改革政策制定者的目的,是赋予国家电网五个区域电网公司市场主体地位,形成可竞争的并且受区域电力市场监管的市场运营规则,而南方电网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是一块试验田,如果成功,待时机成熟,国家电网公司随时可以拆分为五个与南方电网平级的区域电网公司,或者效仿南方电网的模式进行运营。
但到今天,五大区域电网公司均已注销。长达17年的时间里,在2002年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中,曾被寄望于打破电力垄断的区域电网公司已经全部退出历史舞台。十余年时间里,五大区域电网公司几经沉浮,最终纷纷被注销。
2004年起,国家电网公司将特高压建设提上日程,截止到2018年底,国网运营区域内累计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压工程,基本建成了前所未有的“坚强智能电网”,实现了全国联网。而特高压工程开工建设的那一天起,原有区域电网的格局就逐渐被打破,电网的主网资产和输送环节被牢牢抓在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手中。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开始推行“三集五大“改革,逐步建立起集团化、扁平化的高效管理机制,权力上收、资产下放,五大区域电网在管理夹层中的地位变得比较尴尬。从过程中看,特高压和“三集五大”两项大刀阔斧的改革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均受到了一些争议,打破了一些利益格局。从结果来看,如今国内的电网确实前所未有的坚强,为今天国网推行的“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称9号文)。“9号文”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旨在建立一个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和更加安全可靠、实现综合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型电力治理体系,推动我国顺应能源大势的电力生产、消费及技术结构整体转型。电改的关键已经不在于电力企业的拆分重组和盈利模式的改变,而在于新型电力治理体系管理框架的顶层设计,其中政府能否在改革的政策激励和法制环境设计上有所作为至关重要。
回顾2002年的电改5号文的改革目标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今天看来,这个目标在某些方面已经达成,在有些方面并没有达成。电改9号文相比5号文,既有继承,也有超越。
输配电价改革将对国网公司监管环境、盈利模式、投资管理等方面产生复杂而深刻的影响。
(1)会改变电网企业的收入形成方式。现行的购销差价收入将变为按准许成本加上合理收益的核定的准许收入。
(2)政府监管模式将深刻变革。形成“事前核定电价、事中监管投资、事后成本监审”的闭环监管体系。实行费率上限管控的方式,激励企业以费用上限为目标尽可能通过压降投资、节约成本费用来获取收益。
(3)发、售电市场模式将产生深刻变革。独立的输配电价为放开发、售电价创造了条件,发用电双方可以协商确定电量和价格,随着发用电计划的逐步放开,真正形成由市场竞争决定价格的机制。
如果将电网企业进行输配分离,如何进行改革?电改下一步打破垄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打破行政性垄断。拆分输配电网其实是一件风险系数比较高的事情,其可能造成成本升高,导致电网调度和安全上事故,更难以形成电价下调的局面。
可行的步骤应该是:成立售电公司、理顺输配电价、销售电价稳中有降来让大众感受到电改的真正实惠、加速配电网建设、输配协调发展。
大规模地组建售电公司,并真正让他们运作起来,借助新能源与综合能源的力量,让他们参与协调发用电方之间的关系,真正先把电价降下来,让民众看到实惠,再来谈输配分离和电网的拆解。
一方面,进一步对输电网进行升级改良,也就是给高压输电网架披上一层智能化的外衣,称为坚强智能输电网,这就是未来的电网输电公司。
另一方面,对配电网重塑革新,完全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构建智能化的配电网,实现配电网的有源化、局域化、协同化,使配电网由被动变主动,称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局域电网。配置以柔性直流在内的电力电子、储能技术,推动电网向扁平化、分布式发展,最终形成多区域输电网加有源配电网的电网新形态,称为智能配电网,可以辅助多种能源的供给模式,这可以是未来的电网配售电公司。
综上可鉴:第一,在电改9号文确定的改革目标下,电网企业的的拆分重组已经不是改革的关键点;第二,在可操作性上来说,因为国网公司已经实质上打破了区域电网格局,再次拆分的难度超乎想象,可操作性不强;第三,5号文以来国网的大规模海外投资,已经具备了卓越竞争力,在这个层面来说已经打造出“大国典范“,没有拆分的需求。
今天国家电网公司推行的战略是“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在大范围海外投资的今天,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努力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迈上更高的台阶,定位全球能源互联网企业,无论对于国家、社会还是电网企业自身,都没有拆分的需求和必要性了。
电力体制的改革一直以来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在上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中,“厂网合一”的体制改成了“厂网分开”,这仅仅是发电体制的改革。这样的改革以后,基本上在发电端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机制。然而,自从中央2015年9号文件出台以后,明确了“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改革思路和改革方向。
近年以来,电力改革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电力市场相关机制的建立上,如:组建省级的电力交易中心、售电侧改革、输配电价改革、增量配电业务等等。而配套的体制改革没有跟上来,改革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与目标。
从种种区域环境来讲,电网到了必须要改革和转型的时候了,需要将传统的大规模增量投资,转型到盘活内生发展动力,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上来。
通过输配分离,电改就能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电网模式。这种模式已经越来越清晰,也就是“输配分开+区域电网”模式。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公司层面,可以继续保留,它的主要功能将是协调各个区域电网的建设、联络、电力平衡和参与国际电力建设项目;区域电网,实质上是各大网省公司,可以选择性进行合并,主要负责输电网的建设、维护、调度等工作;存量配电网,可以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通过招投标程序,由各地方政府、民营企业参股的混合所有制配售电公司,也就是当下讲到的增量配电公司。
区域电网之间,可以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比较性竞争局面。配电网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民营集散资本来建设电网,减轻国家投资负担,只要监管得力,将形成百花齐放的配售电末端好局面,引入竞争,提升服务。
电力市场方面,将形成四个层级的电力市场:跨区域电力交易市场、区域电力交易市场、省级电力交易市场、配网电力交易市场,共同组成完备的电力市场体系。
输配分开后,将逐步形成,“中央政府管输电,地方政府管配电”的格局,实质也是在电网领域的最大限度放权,为增量配电业务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激发社会经济的最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