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0
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暨2021年工作会议上,职工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截至会前,共提交了311件提案。提案内容涵盖公司战略落地、“十四五”规划、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改革攻坚、清洁能源消纳等工作。这些提案表达了广大职工对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热切愿望,集中反映了广大职工对公司工作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思考。本报刊出部分提案内容。
1、加快长三角地区跨省电力资源共享机制建设
提案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讲话要求,加快长三角地区跨省电力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彰显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责任担当。
提案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华东分部主任、党委书记 李桂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问题分析:
长三角地区用电量持续增长,受环保和碳排放制约,后续电源供应紧张,各省资源禀赋和结构差异较大,互补性强。随着馈入华东的特高压直流规模持续增长、本地新能源迅猛发展,两者占受端电网比例仍在攀升。调峰困难已由上海电网扩展到江苏、浙江电网,甚至安徽电网等多个电网。但各省调峰资源忙闲不均,全网系统优化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大功率直流失去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冲击日益显著,应急互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各省市应急负荷侧响应资源尚未统筹共享形成合力。
提案建议:
加大电力供应共享、余缺互济和跨省平衡力度,探索一定比例电力计划向区内省份开放。深化完善区域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促进调峰资源全网优化利用。应对大功率直流失去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冲击,推进省际备用市场建设,加大备用互保力度,促进效率公平。探索省市应急负荷侧响应资源统筹共享机制,发挥协同倍数效益。
2、深化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
提案名:深化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公司战略目标落地
提案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世界一流”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明确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出新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在2018年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基础上,于2020年组织开展了“对标提升行动”。
“十四五”时期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战略落地的关键五年。加快推动战略落地,需要与时俱进持续丰富战略管理手段、完善战略管理体系。新形势下将“对标提升行动”与战略落地融合推进,将有效促进战略资源精准配置和高效协同,对战略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分析:
一是工作协同上,“对标提升行动”与战略落地相关性较强,需要在任务设计、计划安排、推进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协同。二是衔接贯通上,战略目标与规划目标、考核指标之间的钩稽关系有待进一步清晰,战略目标与战略资源匹配度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战略执行评估上,目前公司总部层面已建立战略闭环管理体系,但对基层单位战略落地评估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提案建议:
一是强化“对标提升行动”与战略落地协同推进。建立二者耦合关系,构建协同推进机制,深化目标对接、指标对接、任务对接、工作对接,实现力出一孔、相互促进。聚焦战略目标,加强国际对标顶层设计,打造对标数据与成果共建共用共享的国际对标平台,动态寻优找差,提升工作质效。二是强化“十四五”发展规划龙头作用。深化“双循环”“碳中和”等新形势分析,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合理确定公司发展边界,进一步明确规划原则、目标、思路、重点及配套指标体系,高质量编制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切实以规划承接战略目标落地。三是强化战略落地各环节衔接贯通。推动战略与公司规划、计划、预算、考核紧密衔接,明确业务对业务、业务对战略的关联支撑关系,构建“能力框架-战略地图-任务集群-执行保障”工作体系,将各项工作纳入战略坐标系考量。四是强化战略执行成效评估。聚焦战略决策优化、战略实施跟踪、战略成效保障等关键环节,研究构建贯穿基层的战略执行评估体系,形成系统完备、高效规范的战略管理闭环。
3、加快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
提案名:加快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引领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案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世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区域要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推进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畅通能源大循环,必将推动能源产业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效率迈进。在公司党组坚强领导下,国网江苏电力系统提出了电网向能源互联网、业务向用能服务、管理向高效智慧、经营向质量效益“四个转型”的战略实施路径,构建“一体两翼生态圈”战略布局、率先引领建设“五化”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工作思路,五个典型城市试点先行、省市县一体化推进各具特色的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需要电力先行,通过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进一步发挥央企在产业链供应链运转中的带动作用。
问题分析:
一是顶层设计需要深化明确。目前公司已经明确了能源互联网建设的能源网架体系、信息支撑体系和价值创造体系,但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的发展思路还没有制定。二是落地实践需要统筹部署。江苏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四个转型”战略实施路径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需要公司从更高层面加强指导。三是电网发展需要不断升级。江苏是大受端电网,区外来电、新能源发电比例逐年上升,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正在推动电网去中心化发展,需要持续做强电网,为以电网为平台推动能源网络互联互通、能效综合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四是体制机制需要加快创新。对内,存在组织机构不够精简、职能管理过于条块化、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外,省级电力公司参与能源互联网新业务新业态还存在政策和机制的壁垒。五是外部竞争需要积极应对。传统的发电企业,新兴的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快速进入能源互联网相关业务,对公司核心竞争力形成了挑战
提案建议:
一是提请公司充分发挥国网江苏电力作为驻苏央企排头兵的作用,在江苏率先打造能源互联网企业,推动以电为中心的能源互联网产业链快速形成,带动地方电工装备等产业转型升级、能源服务业创新发展。
二是提请公司结合“十四五”电网规划,持续加大在江苏的投资力度,优化电网布局,提升设备健康运行水平,安排更多示范项目,打造先行试点。
三是提请公司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激励干部员工解放思想、担当作为,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是提请公司强化战略引领,发挥各级智库优势,开展重大战略课题研究,提供更加客观、准确、全面的建议和指导,更好地引领基层转型升级。
4、加快发展大数据运营产业
提案名:充分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加快发展大数据运营产业
提案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系列政策文件,工信部正在研究编制“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为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立足能源互联网企业发展,推动实施“做大新兴产业,营造能源数据生态,加快形成具有国家电网品牌影响力的大数据产业”重要战略部署。各单位加快布局数据资产运营产业,建设“多站融合”数据中心站,打造“国网算力”品牌,开发数据增值服务新产品,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上下游客户。如何快速规范有序推进、充分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尽快做大做强大数据运营产业,成为重要课题。
问题分析:
国网湖北电力抢抓数据资产运营产业发展机遇期,积极布局数据中心建设,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启动宜昌长阳县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推广应用“国网算力”服务,服务疫后重振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省公司现有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以计划和管控为主,不能完全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快速响应、产品快速形成、迭代快速连续的需要,与社会上的互联网企业形成较大反差。二是目前省公司层面大数据产品品种不多,数据资产应用场景不丰富,数据资产商业价值转换不充分,市场空间有待开发。三是大数据运营的生态体系尚未构建完整,对外商务拓展不充分,合作伙伴范围有待扩展,建设互利共赢的格局有待加强。
提案建议:
1. 有针对性地创新体制机制。建议总部层面加强对省公司大数据产业运营指导,建立内部管理评价与外部市场化激励相结合的资源配置体系、考核评价体系,丰富中长期激励手段,吸引凝聚核心骨干人才。
2. 做大能源数字新产品。依托多站融合数据中心,构建云边协同的算力服务系列产品,打造“国网算力”品牌;依托电力大数据,提炼各类客户的用电特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等特征,精准画像,构建系列大数据产品,服务政府高效治理、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服务内部提质增效、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3. 拓展大数据产业生态。与以通信运营商、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大型国有企业,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优秀互联网企业,以华为为代表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以及传统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建立互惠共赢的商业合作模式,强化关键核心大数据技术攻关,开拓数字化背景下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市场,逐步构建以公司为中心的大数据运营产业生态。
5、专项帮扶吉林省农村电网设备改造升级
提案名:对吉林省农村电网设备改造升级开展专项帮扶
提案人: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董天仁
2020年11月18日至20日,吉林地区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强雨雪冰冻灾害,农村电网设备受灾严重,由于导线覆冰、舞动影响,累计停运10千伏配电线路863条,台区35801个,173.64万户用户停电。
问题分析:
从10千伏线路倒杆断线现场可以看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线路档距大导致倒杆;二是导线线径细导致断线;三是预应力电杆导致断杆。受损线路多为已运行超过20年的老旧设备,部分为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线路,当时受资金限制,改造标准较低、基础较差,无法抵御此次严重自然灾害。
1998年以来,吉林省农村电网先后实施了一、二期农网改造,但由于基础差、改造标准低,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问题。一是目前还有18%的66千伏电网、15%的10千伏线路和19%的低压台区未改造;二是尚有供电受限的115座66千伏小型化变电站、16840台小容量配电变压器和18229千米小截面中低压线路;三是66千伏网架仍然较为薄弱,无变电站布点的乡镇仍有84个,单线单变占比高达74%,单条线路T接变电站普遍过多,最多达到13座;四是装备水平整体偏低,运行超过30年的66千伏线路3351千米,甚至还有部分日伪时期建设的线路。
提案建议:
建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十四五”期间加大内部帮扶力度,帮助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发展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农业基础,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6、推进陕西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
提案名:继续推进陕西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促进陕北新能源健康发展
提案人: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胡卫东
“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资源与生产力布局不平衡的格局仍将持续,一次能源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地区,而缺少一次能源的东中部地区未来电力需求仍将刚性增长,受环境容量限制等因素影响,东中部地区新增电厂装机容量有限。为满足东中部地区用电需求,需要持续加大西电东送规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继续加大西电东送等跨省区重点输电通道建设,提升清洁电力输送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推进送电输气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
问题分析:
陕西是新能源资源大省,风能、太阳能可开发规模分别为3800万千瓦、8000万千瓦。但省内电力市场空间有限,新能源规模接入已挤占火电利用效率。2019年陕西统调火电利用小时仅为3695小时,输电通道建设相对滞后。虽然已开工建设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陕北新能源消纳,但仍迫切需要继续加快拓展省外市场,开通新的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实现陕西电力规模外送、互补互济。
提案建议:
目前,陕西省与江苏、河南、浙江省政府签订了输电通道建设合作协议,与安徽正在签订合作协议,并已与受端省份联合向国家能源局汇报,请求支持建设陕电入苏、陕电入豫等输电通道。“十三五”国家电力规划中,彬长至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被纳入规划研究项目,在此通道研究基础上,结合近期与受端省份沟通调研情况,建议在“十四五”期间选择江苏、河南、安徽、浙江、河北南网等作为受端规划建设新的输电通道。
7、加快推动疆电入渝和川渝特高压电网一体化
提案名:加快推动疆电入渝和川渝特高压电网一体化,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提案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连凯
党中央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随着城市建设的提速升级,电力需求将持续攀升,对电力供应和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四川水电资源丰富,在川渝间就地就近消纳符合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促进清洁低碳发展的要求,建设川渝特高压电网能够加强西南网架结构,满足2030年及以后外电入川渝互济互通及藏电开发接续送出的需求。新疆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外电入渝的重要来源。为保障重庆未来发展的电力需求,需要加快推进疆电入渝和川渝特高压电网一体化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坚强可靠的能源电力支撑。
问题分析:
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对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用电结构等因素,预计重庆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69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3450万千瓦,“十四五”年均增速分别为6.9%和6.5%。经平衡测算,“十四五”时期重庆将出现电力电量双缺的严峻局面,保障中长期电力供应任务十分艰巨。同时,重庆一次能源匮乏,对外依存度较高,满足新增电力需求主要依靠外电入渝,亟待国家支持新建疆电入渝和川渝特高压联网通道,促进清洁能源在川渝间有效消纳,解决中长期电力保障问题。
提案建议:
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综合改革试验区和能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建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加快开展疆电入渝和川渝特高压一体化电网工程前期工作,并会同川渝政府共同促请国家能源局将相关工程纳入国家电力专项规划,促进对西北和四川清洁能源的消纳,推进川渝电网一体化平衡,确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有效落地。
8、落实碳中和目标 科学谋划电网发展
提案名:落实碳中和目标,科学谋划电网发展,助力能源电力低碳转型
提案人: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潘尔生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未来新能源将呈现更大规模和更快速度发展态势,全国年均新增规模可能会在“十三五”年均6000万千瓦的基础上倍增,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加快向承担主力电源迈进。大规模新能源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网,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平衡调节带来巨大挑战,亟须及早应对。
问题分析:
一方面,碳中和目标下电网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新能源资源富集的西部、北部地区,常规电源少,网架相对薄弱,新能源利用和远距离输送受到制约。未来新能源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新能源出力波动幅度加大,将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灵活调节资源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各级电网发展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另一方面,达成碳中和目标各行业的贡献潜力尚不明确。目前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电力行业发展路径,对于其他工业、建筑、交通、居民生活等的碳中和贡献潜力研究较少;同时,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能源供给、能源消费、技术创新领域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配套尚不健全,无法破解源网荷储协同发展中的障碍。
提案建议:
一是研究提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方案,主动承担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为提升电网灵活资源配置能力及安全运行水平,综合考虑新能源集中式、分布式并举发展模式,研究电网承载能力,提出电网发展路径,优化电网结构,掌握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大电网的运行机理和电力平衡机制,提升全局资源配置能力;抓紧开展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电网重大技术攻关和工程示范。二是研究各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潜力,促进共同发展。从能源供给、能源消费、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强体制机制顶层设计,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电力低碳转型;以前瞻性和长远性视角提出新能源科学发展路径,研判近远期新能源开发规模、利用方式和消纳模式,从加快煤电灵活性改造、提高用户需求响应、挖掘多能耦合调节作用等方面,提出促进源网荷储在更高水平协调互动的发展建议。向政府部门汇报研究成果,与相关行业沟通交流,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